当前位置:首页> 重要讲话

姜增伟副部长在中国流通领域战略问题高层论坛上的讲话

文章来源:
文章类型: 内容分类:
姜增伟
(2012年3月25日)



尊敬的李扬副院长、中原副主任:
各位专家、学者,女士们,先生们:


  很高兴参加"中国流通领域战略问题高层论坛"。在全国流通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之际,此次论坛将对流通领域重大问题做出评估、判断和讨论,并将发布关于中国商品流通领域战略层面的新成果、新发现和新主张,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。在此,我谨代表商务部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!

 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,我国流通业取得了重大发展,初步形成了全面开放、主体多元、方式多样的流通体系,有力推动了经济运行中各种生产要素地有效配置,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。但也应该看到,流通领域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制约日益凸显,为社会所高度关注。我认为,流通业的发展是事关经济转型中效率及民生和谐统一的关键问题,也是在信息革命背景下实现跨越式发展,建立中国经济新的比较优势的重大战略机遇,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,充分认识加快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意义。

  第一,加快流通业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、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重要举措。中央已经提出,"十二五"时期要全面实施扩大内需战略。扩大内需的关键,是扩大消费需求。流通业具有满足即期消费需求、开发潜在消费需求、创造未来消费需求的重要功能。通过加快流通业发展,为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,才能促进国内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,提升我国经济自主增长能力,更好地防范外部风险和冲击。通过这几年搞活流通、扩大消费政策的实施,2011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.6%,比2010年上升14.3个百分点,有效降低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。

  第二,加快流通业发展是引导产业升级、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。流通是联结社会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。发展流通业,有利于生产商的资源优化配置,形成有效供给,缓解产能过剩;有利于促进生产企业根据市场导向采用新技术、开发新产品。通过发展流通业,畅通物流销售环节,推动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,还将有助于我国4000万中小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,提高中国制造的竞争力。流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发展流通也有利于推动服务业大发展,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、第二、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。

  第三,加快流通业发展是增强国家实力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。2011年,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.4万亿元,国内市场规模已经超过日本,位居全球第二。流通业在拉动经济增长、创造税收、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据国家统计局核算,2010年,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1.6%,成为我国除工业外,所占比重第二大的行业(门类)。"十一五"期间,国内贸易税收年均增长24%,高于同期全国税收年均增速。2010年,国内贸易税收近1.6万亿元,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1.8%。流通业吸纳就业能力日益增强,近几年每年吸纳城镇新增就业达550万人。2010年末,流通业就业人数达到1.39亿人,占全国就业人数比重18.2%。除了这些可以量化的指标之外,流通业发展还将更加便捷高效地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,增进社会福利。

  第四,加快流通业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别、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。流通业通过发展连接城乡的商业网点、物流设施,成为城乡经济互动的基础。凡是流通越发达的地区,经济就越繁荣,越具有竞争力和辐射力,从而更好地带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。从2006年开始,通过实施发展农村连锁经营,开展消费品、生产资料集中配送的"万村千乡市场工程",实施扩大农产品消费规模、提高农产品加工销售水平的"双百市场工程",截至2011年底,全国连锁化农家店建设数量已突破60万家,覆盖全国75%的行政村,逐步形成以城区配送中心为龙头、乡镇店为骨干、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。据有关专家测算,我国流通业对发达省份城乡一体化的贡献达到30%以上。

  第五,加快流通业发展是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、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。当今流通业竞争不仅仅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,更是采购、设计、策划、物流等全过程供应链之间的竞争。目前,以沃尔玛为代表的国际知名流通企业,通过全球化的供应链管理,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本、技术、管理和人力,具有强大的组织力、辐射力和话语权,也占据了价值链的高端位置。促进流通业发展,尤其是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,努力掌控国际国内销售渠道,将有利于我国工业活动由生产环节向研发、设计环节和流通销售环节延伸,是形成国家持续增长的竞争力、争取国家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重要保证。

  女士们,先生们!

 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,在我国流通理论研究中的地位十分重要。以孙冶方、刘国光、高涤陈等为代表的社科院经济学家,为流通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。今天在这里召开流通领域战略问题高层论坛,我愿就流通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再谈谈看法。

  改革开放以来,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,都是在理论创新的推动下发展。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相互推进,是我们事业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。建国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,由于受 "重生产、轻流通"思想影响,加上我国流通管理部门变化比较频繁,流通理论研究受到了相当程度地影响。目前,我国流通领域整体上研究力量相对薄弱,对流通领域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。面对我国流通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机遇和挑战,加强流通理论和政策研究力量,推进流通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,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在眉睫。

  当前流通领域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实际问题,比较突出的如,流通速度慢、物流成本高、流通效率低的问题,"卖难、买贵"问题,流通领域食品卫生安全问题、网点体系不合理以及购物便利化问题等等,社会各界都很关注,国务院即将召开全国流通工作会议将予以重点解决。

  除此以外,还有一些政策理论问题需要专家学者们重点关注。一是新形势下流通的功能与定位问题,这是涉及到流通发展最关键的指导思想问题;二是流通如何促进消费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问题;三是现代流通体系的构建,特别是其空间布局、城乡分布问题;四是流通方式创新,如何利用当前信息科技、物流技术等,进一步促进流通业提升问题;五是流通主体培育,如何进一步培育大型流通企业以及促进中小企业成长问题;六是流通管理体制改革,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市场运行调控问题;七是加强流通领域法律法规标准建设,规范流通秩序,特别是如何建设商务领域信用体系问题。以上理论和现实问题关系到我国流通业发展的大局,亟待研究加以突破。

  女士们,先生们!

  商务部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流通政策理论研究工作,积极加强与全国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,共建研究基地,联合开展课题研究,联合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会议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2010年底,我们聘请了36位内贸流通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为"商务部全国内贸领域专家",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活动,促进了内贸流通领域研究和理论体系建设,专家研究成果也得以及时地服务于商务部的决策。

  今天,我很欣喜地看到,社科院发布的《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战略问题前沿报告》对流通领域的一些热点、难点问题进行了有益地探索。我殷切地希望,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内的,全国从事流通政策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,继续加强流通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、前沿问题研究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为开创流通工作新局面做出更大贡献。

  最后,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!

  谢谢大家!

推荐文章:

    商务部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:

    1、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“文章类型:原创”的所有作品,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:“文章来源:商务部网站”。

    2、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“文章类型:转载”、“文章类型:编译”、“文章类型:摘编”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,并自负法律责任。